2012年,对钢木门企业来说,注定是困难重重的一年,注定是危机四伏的一年,或者说是危机年。一年来,行业市场环境不断恶化,受国内房地产调控和国际债务危机、反倾销等诸多因素的叠加效应影响,一方面市场需求骤减,一方面国外订单下滑。很多钢木门企业的库存量维持在2-3个月左右,部分品牌企业的销售同比大幅降低。
产能过剩、产品同质化日益严重导致价格竞争愈演愈烈,企业本就微薄的利润空间不断被压缩。消费者的日趋精明和理性,令钢木门企业的促销等市场营销手段效果越来越弱。国际强势品牌垄断国内高端钢木门市场,迫使钢木门企业渠道下沉、钢木门下乡,但效果有限,生存压力倍增。企业和品牌倒闭、关门,老板“跑路”、卖场关停等信息,预示着钢木门行业作为产能过剩行业之一,在市场“寒冬”中已呈现颓势,行业洗牌的压力令整个行业环境更加复杂。
产能过剩是产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的必然结果,一个企业只有生产出超过预计销量的产品,才能灵活地应对市场,保证市场供应。适度的产能过剩,对于产业转型升级也具有积极意义,一方面对淘汰落后、结构调整形成了必要的市场竞争,有利于形成优胜劣汰的健康机制;另一方面,适度的产能过剩将使消费者受益。门窗行业已经由量的扩张进入质的提升的转型阶段,产能过剩则加剧了行业竞争、洗牌,让一部分企业继续走自己的路,也让一部分企业无路可走。
产能过剩总是与产品的同质化密切相关。而产品同质化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点:一是技术缺乏创新,二是品牌建设薄弱。**点是与产品的核心利益相关的,第二点是与产品延伸利益相关的。**点是中国企业的软肋,不光是门窗业缺乏技术创新,几乎所有的中国产业创新力都不足。其本质是一个国民教育和创新环境的问题。第二点是门窗业的软肋。通常认为,门窗业面对的客户群分散,普遍表现为理性购买、群体决策,因此,行业的企业家们笃信实物价值,忽视无形价值,特别是以品牌为代表的感性价值。长期以来在营销上过多地依赖销售的推动,品牌建设意识淡薄,品牌管理部门更是被边缘化、真空化。
目前,钢木门企业已拥有自己的产业优势,当务之急,是要想办法把品牌做大并整合各种有效资源。预计3~5年后,钢木门企业会有所减少,因为市场容量是有限的。
只有不断创新,企业才有可能走得更远。如果没有创新企业便会沦为加工企业。东科不会成为加工企业,因为东科一直在努力创新。钢木门行业还没有一个主导品牌来垄断整个市场,或者占据很高的市场份额。东科的目标,就是要成为钢木门行业的主导品牌。
来源:http://www.hpdoor.net/